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本網記者 應騰 實習生 朱玉群)在沒有“民主”一詞之前,在夏商周時代,中國就有了體現“重民、貴民、安民、恤民、愛民”的民本思想。傳統“民本”和現代“民主”如何“靈犀相通”?
8月7日,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貴州省孔學堂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孔學堂學術工作坊,就“民本思想與《民藏》編纂”進行探討。

《民藏》編纂委員會擴大會議
為什么要啟動《民藏》系列叢書編纂?
始于夏商周,發展于春秋戰國,定型于漢代的“民本思想”,不僅是儒家學派、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文化底蘊。 步入新時代,“民本思想”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著諸多啟發、推動和實踐意義。但迄今為止,“民本思想”一直散見于相關文獻典籍中,沒有得到系統的整理。

《民藏》總編纂郭齊勇介紹編纂進度
提煉傳統民本思想精華,活化利用古籍資源!2021年10月,武漢大學、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貴州省孔學堂發展基金會聯合啟動《民藏》編纂。
據悉,《民藏》編纂突破傳統“四部”分類法,將入選叢書分為中國經典民論、歷代寶訓民論、歷代名臣學人民論、歷代官箴民論、歷代荒政民論、歷代司法典籍民論、歷代農書民論、歷代教育典籍民論、歷代文學作品之民情九部分。

《民藏論叢》第一輯出版,既是學術研究成果,也是《民藏》編纂工作階段性成果的體現
“《民藏》以朝代為綱,以類別為緯,既可反映民本思想和實踐之內容,也可體現民本思想發展的歷程!薄睹癫亍房偩幾牍R勇表示,叢書由《民藏初編》《民本思想精要》《民藏續編》《中國“民本”通史》四大板塊構成,“啟動編纂工作,不僅將對民本思想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系統整理,與時俱進地開展深入研究,將填補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空白!

《民藏》編輯部主任孫勁松介紹前期《民藏》編纂工作推進情況
啟動編纂一周年,進展如何?
中國歷來有整理文化遺產的傳統,其中的集大成者稱之為“藏”,有著“寶藏”之意。
既然稱為“藏”,這就要求《民藏》編纂的古籍文獻資料不僅要豐富廣泛,對學術的要求也非常高。啟動編纂工作一年來,各分部的編纂體例推進情況如何?有什么難題?如何突破創新?是編纂委員們探討的第一個話題。

《民藏》系列叢書的出版,將填補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空白
“從最初的發書立志、成立相應的機構、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到遴選知名學者共同參與編纂工程,一年來,《民藏》主旨寓意、題材性質、內容構成撰寫等已經基本上達到共識!薄睹癫亍肪庉嫴恐魅螌O勁松表示,編纂工程不僅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挖掘與保護,也是對“民本思想”現代價值的致敬與應用,“我們力爭在2022年年底,完成41部書稿的交稿,進入中后期評審階段!

為孔學堂高等研究院聘請的研究員頒發聘用證書
“讀者看到‘藏’,就代表著‘全’,一網打盡,這是我們編纂要考慮的第一問題!
“叢書匯編要用醒目的稱呼。在編纂方法上,要注重文獻子部內容,進行通俗的轉化!
“梳理文獻資料才發現,以往我們的了解都是九牛一毛。僅法律文化古籍的豐富程度,不亞于經濟史、哲學史、貨幣史,如何將其中的民本思想得到更好的展現,還需要探討!
“看待傳統文化,要注重開放、變遷、兼收并蓄的一面!
……

編纂委員對《民藏》選題進行探討
在《民藏》編纂推進情況的匯報和探討中,各分部負責人從經部民論、子部民論、歷代文學作品之民情編纂體例、推進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熱烈探討;對課題管理、檢查及成果鑒定、項目支持、經費使用等方面進行交流,確保編纂工作落細落實。

《民藏》編纂研討會現場
集納闡釋怎么做?
在長達三小時的學術研討會上,“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立話語體系”,是專家學者探討的熱點。
“在研究中編纂,在編纂中創新,讓古籍文獻在現實中復活,闡釋當代價值!薄睹癫亍讽椖吭u審專家、《北京大學學報》常務副主編劉曙光認為,《民藏》的編纂是民學和民本學的理論研究,“這是對民本學理論的升華,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

《民藏》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大學學報》常務副主編劉曙光
“不要局限于是類書還是叢書,《民藏》的‘藏’,是寶藏,是中國思想的集納,不僅利于傳播,也代表包羅萬象!笨讓W堂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主任、教授廖可斌認為,《民藏》編纂囊括專書、條目、史實,完整的展示中國民本思想,而在對文獻的收集和解讀中,不要人為拔高,“我們要實事求是,客觀的進行闡釋,經得起學術的檢驗,不排除用西方理論、現代理論作為參考!

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主任、教授廖可斌
中國傳統民本思想貫穿中國古代,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政治的底色。如何科學對待文化傳統?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
“什么是古為今用?是對民學思想的發掘,對傳統思想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睖刂荽髮W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吳龍燦認為,在古籍文獻現代化轉化中,也要注重中西互鑒,“西方的民論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鑒,將更好的闡釋、研究民論思想!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吳龍燦
作為武漢大學、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貴州省孔學堂發展基金會“抱團”打造的文化工程,“做精品,構建民學話語體系”的“野心”,不言而喻。
“孔學堂歷來注重對古籍文獻的挖掘!睹癫亍肪幾牍ぷ鞯膯雍屯七M,不僅有魅力,更有震撼力!辟F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黨委書記戴建偉認為,編纂的創新在于“量”,而“量”就在于對民學話語體系的構建。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黨委書記戴建偉
“《民藏》的編纂,既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素材,更是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識!贝鹘▊ケ硎,中國有著非常豐富的民本主義思想,但只出現于諸子百家、歷朝歷代的文學典籍中,雖是寥寥數語,卻能彰顯傳統文化對于民眾為本的基本思想,“民本主義思想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孔學堂的目標,就是要構建民學話語體系!

《民藏》內容構成撰寫等已經基本上達到共識
“每一次研討,都是消化、落地的過程!痹谘杏憰,《民藏》總編纂郭齊勇,希望編纂委員會著力在傳統民本思想精華精髓的提煉闡釋上下功夫,在典籍資源的活化利用上下功夫,在價值理念的融入融合上下功夫,“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本網記者:應騰 實習生 朱玉群 圖:張杰
一審:郭邱磊
二審:田鈺琳
三審: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