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期至,孔學堂為傳統文化研究領域的青年師生開起了“小學期”,邀請了多位國學名家授課,讓這群傳統文化青年學子們在暑期“游”必有方,學而有所獲。
7月25日,孔學堂高等研究院第一屆中國經典研習班在貴陽孔學堂正式開班。來自文化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教師及博士生35人,將針對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展開12天的系統學習和研討。

孔學堂高等研究院第一屆中國經典研習班開班儀式舉行
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一環?讓W堂作為貴州省高端的文化學術交流平臺和傳習研修基地,也在積極探索和開拓一條有別于傳統課堂的優秀傳統文化人才培養道路。

研習班師生學員身著漢服舉行開班儀式
那么這個班到底怎么上?據介紹,研習班采用“研讀+分組討論+自由討論”的模式進行,分6個主題單元,每2天完成1個單元學習。每天上午,由各單元的主講教授帶領文本研讀,下午學員在教授參與下進行分組討論,晚上學員進行課程回顧和自由組合討論。
可以看出,學術討論在本次研習班中比重很大。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主席、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郭齊勇表示,學習經典不是光靠讀和背,希望學員們通過這次研習,扎實基本功,得到腦力的激蕩和思想的訓練。他還表示希望學員們注重道德自我的建立、家國天下的情懷、內圣外王的展開以及天道性命的貫通四個方面的培養。

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主席、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郭齊勇開講第一堂課
這個班學什么?此次研習班研讀的內容涵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周易》,出土文獻和早期儒道思想、道家和老莊、唯識學經典、現代新儒家等,而開出的參考書目也多達數十本。
從前秦經史子集到當代學術前沿,如此大的“功課量”,怎么讀?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歐陽禎人在開班儀式上進行了“支招”。他提出了六個字:一是考校,對經典的字詞句篇都要仔細研究和辨析;二是專究,不要貪多求全,讀通一本經典;三是匯通,學問不能就其一端,而是要貫穿人類歷史來讀經典。而讀經的根本目的是樹立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圣賢志向。

研習班課堂現場
緊湊的課程安排,高強度的知識學習,對授課老師和學員的知識儲備和學術能力都有著極高要求。此次研習班邀請到了郭齊勇、張新民、王中江、劉笑敢、林國良、張文江、景海峰7位傳統文化領域著名學者親自授課。而35名學員則是從200多名申報者中層層選拔出的佼佼者,他們在傳統文化研究領域已具備一定的學術基礎和研究實力。
“班級里有不少學員本身就是相關領域的老師!贝舜问谡n老師之一,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張文江教授認為,這次研習班是探討學生與老師交流的新模式。師生是相對而言的,老師在時代變化的大潮流中也是學習者。大家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相互學習,教學相長。

學員聽課現場
學員張唐寧是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生。這是她第一次到孔學堂,她表示孔學堂文化氛圍濃厚,很適合學習。不同于網絡教學,這次研習不僅能夠與名家面對面交流,還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學友學習探討。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青年老師王川對即將開始的研習班充滿期待,他相信這次學習不僅可以深化對傳統經典的認識,也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12天集中學習,權威學者全程參與,那么這樣的暑期研習需要收費么?貴州省孔學堂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王大鳴介紹到,研習班所用經費是由貴州省孔學堂發展基金會專項管理的公益資金“薪傳計劃”提供,因此對于學員的授課和食宿都是免費的。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黨委書記戴建偉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黨委書記戴建偉在開班儀式上表示,這是孔學堂首次舉辦中國經典研習班,其目的正是通過更深入地研究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經典,培養通曉中華學術的高端人才。
記者:田鈺琳
圖片: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