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909】
周六上午,聽張伯偉教授漫談陶淵明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著名詩人和散文家,特別是他的田園詩為中國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淵明其人其詩,為后世豎立了一個超逸絕塵的精神典范。本周六,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張伯偉先生漫談陶淵明,將帶領大家一道,從陶淵明的名字、為人及政壇交往,《五柳先生傳》與《形影神》所描述的陶淵明形象,以及如何理解《命子詩》與《責子詩》等方面,走進陶淵明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敬請期待!
-時間-
2022年7月30日(周六)
09:30—12:10
-地點-
孔學堂明倫堂明德廳
-主題-
漫談陶淵明

主講人介紹張伯偉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曾任日本京都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臺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浸會大學客座教授。著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全唐五代詩格匯考》《清代詩話東傳略論稿》《東亞漢籍研究論集》《禪與詩學》《作為方法的漢文化圈》《域外漢籍研究入門》《東亞漢文學研究的方法與實踐》《日本世說學文獻序錄》等;編纂《中國詩學》《域外漢籍研究集刊》《朝鮮時代書目叢刊》《中華大典·文學理論分典》《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全編》《日本世說新語注釋集成》等。
公告|【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910】
周六下午,曹虹教授講論孟子“三樂”與古典散文的人情美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
什么是君子的樂事?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上》)“三樂”既體現儒家的道德觀和人文理想,又涵括和引導人性與人倫情愫的快樂原則,故以此“三樂”之境為照鑒,省察賞析中國古典散文中描寫天倫之樂、成德之樂與育才之樂的人情美。司馬遷《史記》記載孟子所處的時代是“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子的可貴在于“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儒家的詩書傳統以及孔孟之間的精神聯系,都能勾勒孟子的幸福觀既汲取了人情的自然資源,又恪守了道德的理性力量。在儒家文化源遠流長的潤澤下,古典散文所煥發的人情之美也可從創作層面印證哲學的底蘊。本周六下午,南京大學曹虹教授做客孔學堂,為您解析孟子的“三樂”與中國古典散文的人情。敬請期待!
-時間-
2022年7月30日(周六)
14:30—17:10
-地點-
明倫堂明德廳
-主題-
孟子的“三樂”與中國古典散文的人情美

主講人介紹曹虹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外國人研究員(1991-1992)、韓國高麗大學中文系外國人教授(1997-1998)。任中國駢文學會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參與主編《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文學、佛教、域外漢文學。
公告|【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911】
周日,聽王琦教授講《論語》“為學”與“為人”的智慧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
儒學是關于生命與生活的學問!墩撜Z》作為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蘊含著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者為學修身、安身立命、齊家治國等智慧,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價值取向與精神境界。學習為什是快樂的?為學是“為己”還是“為人”?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在社會中安身立命,實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孔子的生命實踐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本周日,讓我們和王琦教授一起走進《論語》,探尋其中所蘊含的為學為人的智慧。敬請期待!
-時間-
2022年7月31日(周日)
09:30—12:10
-地點-
孔學堂明倫堂明德廳
-主題-
為學與為人:《論語》的智慧

主講人介紹王琦長沙理工大學教授,湖南汨羅屈子書院執行院長。哲學博士,上海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學院訪問學者(2021-2022),研究生導師。兼任中華孔子學會理事、中華朱子學會理事、中國書院學會理事等。主要從事儒家哲學、藝術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宋代<四書>經筵講義研究》項目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宋學源流》子課題負責人,國家重大學術文化工程《(新編)中國通史?中國思想史》核心作者,出版了《朱熹帝學思想研究》《論語探微》等專著。在《北京大學學報》《中國哲學史》《鵝湖月刊》《光明日報》等期刊與報紙發表論文五十多篇。
為配合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群集聚,現每期講座僅面向社會征集聽眾100名,先報先得!煩請報名成功的聽眾朋友攜帶有效身份證件、佩戴口罩,準時到達、測量體溫、掃碼進場、隔空就座,謝謝!
報名方式:1.微信報名:用戶在微信搜索“孔學堂”,或手動輸入微信號:gyconfucianism,添加并關注“孔學堂”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講座報名”即可進入報名系統(適用于高校學生聽課修學分及市民網絡報名);2.現場報名:市民可前往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推廣部活動科進行現場報名;3.市民報名咨詢電話:0851-836176874.微信報名后臺咨詢電話:0851-84726170報名時間:7月25日——7月29日(上午:09:30—12:00,下午:13:30—16:30)
-溫馨提示-
1.為更好地做好公益講座的組織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務,請各位聽眾配合做好講座報名工作,務必報名后參與,便于我們及時掌握人數。長期報名參與的聽眾,我們將不定期地饋贈溪山踏歌行系列音樂會門票。2.報名成功的聽眾如遇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參與,請及時在微信后臺取消報名(格式為姓名+取消+講座日期,如張三+取消+10月20日)。3.講座結束后,市民可將自己聽完講座的感悟和見解發送至孔學堂郵箱(3126902790@qq.com),優秀的文章我們將在孔學堂微信公眾號和官網進行刊登,另外還可以加入貴陽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聽眾交流QQ群進行討論,群號為:159532784。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
2022年7月25日